草莓APP下载污视频_草莓视频深夜释放_黄草莓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草莓视频在线观看

當(dāng)前位置:網(wǎng)站首頁>中醫(yī)藥材 > 正文 >>

新裂耳蕨

【 拼音注音 】
Xīn Liè ěr Jué
【 別名 】

鳳凰尾巴草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。

【 出處 】

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

【 來源 】

為鱗毛蕨科新裂耳蕨根莖。

【 生境分布 】

生于林下或山谷中濕潤處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陜西、甘肅和浙江等地。

【 原形態(tài) 】

新裂耳蕨,又名:革葉耳蕨。

多年生常綠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根莖直立,密生披針形鱗片。葉簇生;葉柄長20~30厘米,密生虹棕色卵狀披針形大鱗片和披針形及條形小鱗片;葉片披針形,革質(zhì),長50~70厘米,中部寬10~12厘米,2回羽狀分裂,沿葉軸密生條形鱗毛,羽片下面疏生棕色短鱗毛,下部羽片略短,中部的長5~8厘米,基部上側(cè)一小羽片較大,凸起而與葉軸并行,邊緣銳裂,其余小羽片卵形,先端漸尖,全緣或有1~2個(gè)硬尖齒;葉脈羽狀分枝。孢子囊群大,圓形,生于背面中軸與葉緣之間。孢子期4~10月。

【 功能主治 】

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:"治內(nèi)熱腹痛;新鮮根莖一兩左右,加仙鶴草、堅(jiān)漆柴(金縷梅科椎木)葉各四至五錢,水煎汁,早晚空腹服。"

【 摘錄 】
《中藥大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