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網(wǎng)站首頁>中醫(yī)藥材 > 正文 >>
野苦瓜
【 拼音注音 】
Yě Kǔ Guā【 來源 】
藥材基源:為葫蘆科植物短序栝樓的根或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Trichosanthes bauiensis Gagnep.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鮮用或切段曬干。
【 生境分布 】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600-1500m的常綠闊葉林下和灌叢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西、貴州西南部和云南南部及東南部。
【 原形態(tài) 】
短序栝樓,攀援草本。莖細,被毛,具縱棱及溝。葉柄細,長4-9cm,具縱條紋,密被柔毛;葉片薄紙質,卵形,長5-20cm,寬5-13cm,不分裂,先端漸尖,基部深心形,邊緣具短尖頭狀細鋸齒,上面綠色,疏被短柔毛,背面淡綠色,密被短柔毛,基出掌狀脈5條,細脈網(wǎng)狀。卷須二歧,被短柔毛?;ù菩郛愔辏恍刍ńM成傘房花序,長約2cm,幾乎自基部生花,無苞片;花芽球形,萼筒漏斗形,被柔毛,裂片狹三角形,花冠綠色,裂片卵狀橢圓形,先端流蘇狀,雄蕊3枚,花絲短;雌花單生,密被短柔毛;萼筒內由基部向先端逐漸加寬,長約3cm,被短茸毛,裂片和花冠同雄花;子房橢圓形,長約8-10mm,密被短茸毛。果實卵形,長3-3.5cm,徑3.5cm,平滑無毛,綠色,具淺色條紋,先端具短喙?;ㄆ?-5月,果期5-9月。
【 功能主治 】
根截瘧;全草退熱;利水。主瘡瘍腫毒;發(fā)熱;水腫
【 用法用量 】
內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【 摘錄 】
《中華本草》